做完不等于做好
職場上往往不缺乏做事的人,缺乏的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,做完和做好的區別,就是人生的差別。
我是山水龍城的一名物業管家,雖然入職時間不久,業務經驗也不是那么資深,但是身邊的朋友經常會問我,你每天處理的都是“家長里短”“雞毛蒜皮”的一些小事,為什么對待這樣的一份工作還要如此認真?“差不多就行了,有必要那么盡職盡責嗎?”
對于這個問題,雖然我沒有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,但代表著我對工作和生活的一種態度。光會做事不行,我想在工作和生活中,還需要有把事情做好的能力。你能做好這一件事,才能做好另一件事。一項工作,如果總是抱著差不多的心態“做完了”,而不是“做好了”,那么在職場上注定不會有太大的發展,久而久之,這種態度會慢慢變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,那么我想這樣的人生也會僅僅是“過完”而不是“過好”。
不要小看“做完”和“做好”這一字之差,實際上這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。那么,區別是什么?我談談我個人的看法:
做完是“打工心態”,做好是“老板心態”。打工心態的人,覺得自己只是在給老板打工的人,只要把工作做完就可以交差、拿工資了,從不思考如何高質量完成工作。而有老板心態的人,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,以最大的責任感做好每一件事情,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處理,并付諸行動和努力去達到最好的結果。這讓我想起今年夏天,有一位業主不在家,而家里的金毛犬跑了出來趴在單元樓門口,影響了其他業主的出行和安全,由于事發已經是晚上20:30,得到消息后,我也猶豫過是否要去處理,畢竟家里的孩子還需要我照顧。而且當時已經很晚了,完全可以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”,但責任心驅動,使我改變了做事的態度,最后還是幫助業主完美的處理完此事,當然也得到了業主送來的錦旗獎勵。通過這個案例,我想表達的是我對待工作的一種老板心態,而不是對于領導交待過的工作“挑著做”,沒有交待的工作直接“略過”。
做完是任務導向,做好是結果導向。任務導向的人,考慮的是如何做完這些事情,他可能會按照公司要求的內容,加班加點,事無巨細的做完這些工作。而結果導向,強調的是結果,也就是說最后要有效果,這就要求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時間,把重要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面,只有這樣,才能做好工作拿到好的結果。
做完是外部驅動,做好是自我驅動。平庸的人對待工作往往是需要外部推動,就像是一個“陀螺”,需要領導拿著“小皮鞭”,抽一下動一下,最后雖然把事情做完了,但沒有主動成長的意識。而自我驅動,是自己點燃自己,做事情不是為別人,而是為了自己,因為高質量地完成工作,不僅僅是對工作負責,更是為自己的成長負責。
可見,做完并不等于做好,凡事差不多,最終差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