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霜降不一般,有三大特點
霜降,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。霜降到,意味著天氣由涼轉寒,冬天即將到來。今年的霜降不一般,有三大特點,那么,這三大特點是什么?它們又有著怎樣的預兆呢?對生活有何影響?一起來看看。
第一個不一般:九月霜降
每年霜降節氣對應的公歷時間,基本固定,時間在每年公歷10月23—24日間。而其對應的農歷時間,則可能相差比較大,比如有的年份落在農歷九月,有的年份落在農歷十月,時間相差可達數十天甚至一個月。2024年的霜降,落在了農歷九月二十一這一天,民間稱之為“九月霜降”。
在民間,有“九月霜挑谷如挑糠,十月霜降米滿倉”的說法,意思是如果霜降節氣落在農歷九月,當年的稻谷產量,可能會受到天氣的影響,出現欠收的情況;而如果霜降節氣落在農歷十月,則預示著當年的農作物可能會獲得豐收。
這是因為,如果霜降節氣來得早,降溫、降霜的時間也會提前,留給農作物的生長時間,就縮短了,會影響農作物的收成。相反,霜降來得晚一些,降溫、降霜的時間也會相應延后,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就會更長,顆粒就會更加飽滿,產量自然也會高一些。
這句俗語,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農作物生長周期與霜降時間的關系,同時這也提醒農民朋友們,要關注天氣變化,合理安排農事活動。
第二個不一般:晚霜降
霜降節氣也被分為“早霜降”和“晚霜降”。按照民間的說法,霜降節氣的交節時間在中午12點之前,被稱為“早霜降”;而如果是在中午12點之后,則被稱為“晚霜降”。
2024年霜降交節的日期是在公歷10月23日,具體時間為06點14分32秒。顯然,今年的霜降在民間說法中屬于“早霜降”。民間有“早霜降濕,晚霜降冷”的說法,意味著“早霜降”的年份,冬天可能會比較潮濕多雨,降雪天氣多。此外,類似的俗語還有不少,比如老話說“早霜降凍死牛,晚霜降暖烘烘”,其字面意思很明了了。這里的“凍死牛”和“暖烘烘”都是一種相對夸張的表達,主要是為了突出冬天的冷暖狀態。
第三個不一般:霜降在“月尾”
霜降節氣的交節時間,不僅在月份上有所差異,在月份內的日期上,也是不固定的,有“月頭”“月中”和“月尾”之分。2024年的霜降節氣時間是在農歷的九月二十一,也就是“月尾”了。
按照民間俗語“霜降在月頭,高地也豐收;霜降在月中,寒棉也挨凍;霜降在月尾,明年早相隨”的說法,來年春季可能會春旱的情況,這提醒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準備,尤其是對于農民朋友們來說,要做好防春旱的措施,以免造成減產。
除此之外,關于霜降的老話,還有很多。比如:
“霜降不起蔥,越長越要空”: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,到了霜降節氣,大蔥就熟透了,該摘了,不收那就空晃晃的了。因為霜降后天氣一冷,大蔥那白白嫩嫩的蔥白,一凍就變得軟綿綿、空蕩蕩的,既不中看也不中吃。
“霜降蘿卜,立冬白菜,小雪蔬菜都要回來”:與之相似的還有“霜降蘿卜笑哈哈,立冬白菜抱回家,小雪一到蔬菜全歸倉”等說法。這句農諺的意思是按照節氣來安排收菜的時間,別耽誤了。
霜降之后,天氣越來越冷,長得圓滾滾的蘿卜該收了;到了立冬,白菜也長大了,合適采摘回家了;再到小雪,所有的蔬菜都得趕緊收回來,不然一凍就壞了,白忙活一場。
當然,農諺也有地域性,以上幾句農諺更適合北方。比如讀書君身處的廣西沿海地區,冬天的蘿卜、白菜依舊種植在地里,長勢良好。小雪節氣到了,菜地里依舊還種滿了新鮮的瓜果蔬菜。因為,從氣候來看,南方地區的冬天氣候相對比較暖和,冬季仍然適合大多數作物的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