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臺生源數量下降!未來學區房會不值錢嗎?
眾所周知,近幾年煙臺的人口是在不斷下滑的。前兩天,小編一篇關于新生兒數量下降、多家幼兒園關停的推文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回復。
延伸閱讀:
全面二孩政策后,2016、2017年煙臺的出生人數分別是7.48萬和7.26萬,兩年的出生率分別為11.42‰和11.1‰。但2020年煙臺出生人口就降到了4.42萬,生育率下滑至6.77‰,到2021年,出生人口僅為3.44萬人。(以上煙臺出生數據來源于煙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)
從2016年的7.48萬到2021年的3.44萬,煙臺出生人口數量在5年內下降了54%,最直觀的影響就是,在沒有大量外來人口支撐的情況下,人口將會呈現下降趨勢。
根據煙臺統計年鑒數據縣市,2020年煙臺人口達到近年來頂峰,為710.4萬,隨后就開始下滑,到2022年年末煙臺人口為705.87萬人,三年時間減少4.33萬。
雖然偶有生育高峰,但是煙臺的人口總量的確是在下滑的,所以幼兒園、小學以后的招生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,畢竟全國一年消失1.48萬家幼兒園,煙臺同樣難以幸免。
所以很多人開始質疑,以后的學區房還有現在的價值嗎?
中國人向來重視孩子教育,許多普通家庭都是舉全家之力在供養一個孩子。而這其中最大的投入,或許就是一套學區房了。所以很多人在買學區房之初,也有希望它能保值的愿望。
不過從去年開始,很多學區房也開始降價,小編曾看到朋友圈的中介發布過一處學區房,90多平,原單價將近2萬一平,后來降到了1萬6一平,差不多降了3000塊。
除了年輕人已經不愿意生孩子、房地產大環境不景氣之外,煙臺也在出臺政策,平衡各學區之間的差距,最直接的手段是成立教育集團,發展集團化辦學,以此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。
一般來說,集團化辦學可以讓優秀的師資不再集中在部分學校,而是在集團內部實現流動,避免優質資源過于集中,在某種程度上達到教育公平。
學區是很多家長都看重的現實問題,讓孩子去好學校固然重要,但是師資跟的上,孩子肯學,家長配合才能解決根本問題。重點學校的合理分配需要解決,孩子們與家長的態度也應端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