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
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城市建設和更新,推動打造宜居、智慧、韌性城市。要為人民群眾建造好房子,提高住房品質,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,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。要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,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讓城市更聰明、更智慧。要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,助力建筑業企業“走出去”,打造“中國建造”升級版。希望中國銀行走在前列,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開展更加深入廣泛的合作。
對于房屋養老金的提法,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,房屋養老金可以視作公共維修基金的升級版,規定主要用于住宅共用部位、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、改造的資金,不得挪作他用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房屋出現老舊后維護的難題,制定房屋養老金制度有利于提高房屋使用年限,提高居住舒適度。
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,房屋養老金制度和房屋維修等概念有較強的關聯。房屋養老金制度的提法正不斷成熟。2022年住建部明確提出,要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,更好解決既有房屋維修資金來源問題。 通俗來說,房屋在后續使用中需要有持續的資金進行維護,就類似有養老金一樣可以全生命周期進行房屋的維護。這與城市更新、老舊小區改造還是略有差異的。
“目前,我國有500億平方米住宅,本世紀的20多年建設了200億平方米,而大概300億平方米是上世紀建設的,大量的房子開始進入‘中老年’了,到了需要維護的時候。 然而,既有‘養老金’可能不足,很多小區面臨物業維修基金不足的問題,需要金融資源進一步支持。”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。
此外,李宇嘉表示,房子是居民最大的財產,占到居民財富的60%-70%。 未來,房屋的性能能不能維護好,關系到居民居住的舒適性。同時,也關系到房地產存量信貸質量的好壞。
對于資金來源,嚴躍進表示,目前,各地要求不一,比如,寧波明確把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簡稱為“房屋養老金”。還有一些專家提議,可以把當年土地出讓收入(地價款)或凈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錢來作為房屋養老金。
如何加強房屋管理,尤其是房屋的建筑安全管理,是后續房屋養老金制度的重點關注領域。此類制度建立創造了很多新商業機會,物業公司、中介機構、保險機構、金融機構和建筑企業等都應該關注此類制度,積極在這個領域做好研究工作,以更好開展相關業務內容。
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認為,今年以來,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被多次提及,其中,4月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,提出“積極推進房屋養老金、房屋定期體檢、房屋質量保險‘三項制度’試點”;5月住建部到江蘇省等地調研房屋養老金制度建設工作。此次,倪虹再次強調“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,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”, 或表明房屋養老金制度建設及試點或將加速推行,有利于更好地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問題,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質和生活環境。
山水龍城,建源集團匠心力作,220萬方生態涵養大城,優居芝罘南城芯,居繁花享繁華。芝罘婦幼保健院落戶山水龍城A區北側;3000㎡超大體量家家悅強勢入駐山水龍城D區商業街;毗鄰新都匯、萬達商圈,一站式生活配套。天悅2期新品煥新升級,一梯兩戶山景小高,難得準現房。南北雙陽臺,戶戶全明,超大贈送。周邊公立幼兒園、山水龍城小學、芝罘中學(臥龍校區)等優質教育資源匯聚,置業城芯,一步到位。